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掌握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借助插图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学习课文2-4自然段,能边读边想象画面,借助重点字词句,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能借助插图理清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能够借助重点字词句,讲述盘古开天地的过程。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同学们,听说你们都喜欢读故事。那你读过哪些神话故事啊?(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女娲补天……)
2.神话故事就是我们文学宝库中在一颗璀璨在明珠。今天,咱们要学习的课文也是一篇神话故事,它是我们中国神话的始祖,题目是【盘古开天地】生齐读课题
3.读了这个课题,你产生了哪些疑问?(为什么开天地?怎么开天地?结果怎样?)我们好奇的其实就是故事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相机板书:起因 经过 结果)
古人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大家带着问题,带着思考来学习课文一定会收获满满。
二、检查预习
1.课前老师布置大家预习了,这些词语你会读吗?
出示词语:睁开、翻身、斧头、劈开、缓缓、浑浊、一丈、撑开、劳累、血液、茂盛、滋润、精疲力竭、奔流不息
三、整体感知
1.大家在预习时关注到书上的插图了吗?(出示四幅图)画里面的这个人就是?(盘古)这其实是一组连环画,与我们的课文内容是相关联的。你能找到每一幅图对应着课文的那几小节吗?
出示要求:默读课文,找出每一幅图对应着课文的哪些小节,并试着用小标题来概括一下。
交流:板书 混沌中沉睡 开天辟地 顶天立地 化身万物
最后还有一小节,这其实是全文的结尾,交代了事情的结果。板书:创造了世界
盘古在混沌中沉睡了一万八千年,醒来以后开辟了天地,倒下以后化身万物,用自己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看盘古是怎么开天辟地的吧。
4、学习“开天辟地”
1.学生自学,师巡视。(出示:自读要求 自由读课文第2自然段,用“——”画出描写盘古开天辟地动作的句子,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交流
你找到了哪些描写盘古动作的句子,读一读。
从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呢?
(1)哪个词语体现盘古用了很大的力量?读出力量。(劈)
(2)“劈”是一种怎样的动作啊?(劈字上部是辟,意为消除,消灭,下方一个刀,表示这一刀下来,你就要被灭了。)力量非常强大。
指导朗读:这个“劈”真是用得妙啊,让我们带着自己的理解再来读一读这句话。
(3)读得多好呀!这一劈,把天和地分开了。这时,只听见一声巨响,宇宙发生了奇妙的变化,只见(出示: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这两个句子的特点。(有反义词)。(指导读出轻—重、清—浊、上升下降,天和地,个人读,男、女生比赛读)这几组反义词形象地将天和地分开的过程展现在我们眼前。指名读。
这轻而清,重而浊的东西分开容易吗?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指导理解“缓缓”“慢慢”。读出艰难。
五.学习“顶天立地,精疲力竭”。
(1)盘古劈开天地以后,又是怎样做的?(出示:头顶天,脚踏地,站在天地之间。)
哪个同学愿意上来演一演盘古,来,头顶天,脚踏地,伸出你的手向上顶。天地还想合拢,你必须怎样?用力,再用力?
天每天升高一丈,地每天加厚一丈,盘古的身体也跟着长高。
累不累?那休息一下?(引导学生体会盘古的无私奉献与坚持不懈)
(3)盘古就这样,头顶天,脚踏地,顶天立地,过了一万八千年。引读第四自然段。
(4)比较句子: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体会比喻句的作用:形象生动地写出了盘古的高大。
仿写比喻句
理解“精疲力竭”
盘古虽然倒下了,但是他创造世界的脚步并没有停下。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