勤雅课堂
《穷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顾晶
教学目标:
一、体会课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领悟作者通过心理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二、能运用抓住关键词、有感情朗读等方法,感受穷人宁可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善良品质。
三、创设语境,迁移习作,初步尝试运用心理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带着探究心,借助变化的环境和复杂的心理独白,体会桑娜的内心,感受人物的精神世界。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穷人》的作者托尔斯泰曾说过:“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穷人》这篇课文向我们描述了两个不幸的家庭:渔夫家和西蒙家。我们一起回顾课文,描述一下这两个家庭的不幸。
学生提炼概括
师:是啊,这个贫病交加的女人,这个雪上加霜的家庭,是多么的不幸。难怪,托尔斯泰说:
生齐读: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师:他们的生活是这样的贫困,这样的不幸,他们就叫:
生读课题:穷人。
二、通过环境描写,探究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
1.初读环境描写,了解顺序
师:故事发生在一户普通的渔家小屋里。那天晚上,来接着读——
指名读第一段。
过渡:同学们发现了吗?这是一段什么描写?
2.再读环境描写,勾画词语
让我们再看这段描写,从小屋里到大海上,再回到小屋里,又回到大海上。
师:小屋里、大海上到底是怎样的?请大家默读这段话,勾出有关环境的词语。
师生交流,提炼概括。
小屋里:火炉、破帆
大海上: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
小屋里: 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
大海上: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3.又读环境描写,探究心理
师:我们读到了小屋里大海上的景象。再看看这一段,除了环境,你还能读出什么?
预设:①桑娜的勤劳对生活的热爱。
①桑娜关心渔夫的心理。
师:说得真好,这可是一个了不起的发现。听到狂风的怒吼和波涛的轰鸣,桑娜感到心惊肉跳。那当桑娜面对这些环境的时候,她的内心又会是怎样的呢?咱们同桌合作学习。
学生读要求:1.填一填,读读环境描写,揣摩出桑娜的内心。2.议一议,关注环境描写和桑娜的内心,竖着看、横着看你会有新的发现。
地点 | 环境 | 桑娜内心 |
|
小屋里 | 火炉、破帆 |
| |
大海上 | 寒风呼啸、汹涌澎湃、又黑又冷 |
| |
小屋里 | 温暖舒适、干干净净、闪闪发亮 |
| |
大海上 | 波涛轰鸣、狂风怒吼
| 心惊肉跳 |
教师巡视指导,师生交流。
过渡:看看这儿,我就不明白了,都在写大海上的环境,为什么桑娜的内心开始是着急、担心,在最后却是心惊肉跳呢?(质疑,引发学生思考)
(师引导学生抓住寒风呼啸和狂风怒吼两个词语的细微差别,让学生理解:随着大海上的环境越来越恶劣,桑娜对丈夫就越来越担心。)
师:揣摩着桑娜的内心,我们心中那个桑娜的形象渐渐清晰了,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桑娜?
预设:爱丈夫、爱孩子、爱生活、勤劳。
4.结合学习单,探究表达
过渡:我们再回到这个学习单,继续汇报。竖着看这些环境和桑娜的内心,你有什么发现?
预设:环境在起伏变化,桑娜的内心也在跌宕起伏。
师:我们再把环境和内心联系起来横着看?你还能发现什么?
预设:不一样的环境可以给人的内心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师总结:环境描写就像一面镜子,映照出桑娜起伏变化的内心。原来环境描写可以:刻画人物心理,塑造人物形象。
5.齐读环境描写,感受形象。
师:托尔斯泰起伏变化着写,那我们就贴近桑娜的心起伏变化着读。女生读小屋里,男生读大海上。
生读。
三、通过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走进穷人的精神世界
师:桑娜的心系着海浪中的丈夫,系着熟睡中的孩子,还系着邻居西蒙。她去探望生病的西蒙,却发现西蒙已经死了。她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课件出示第九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一读这个段落,并划记最能体现桑娜内心感受的词语。(忐忑不安)
《集韵》里是这样解释忐忑的:忐忑,心虚也,怯也,惧也。这一段描写,把桑娜内心的忐忑描绘得淋漓尽致。读这一段心理描写,你联想到了哪些词语?
(害怕 担忧 矛盾 不知所措)
师:她为什么会忐忑不安?(师生交流)
过渡:对啊,桑娜的心潮就如屋外的海一样“汹涌澎湃”,她为自己的这种做法感到“心惊肉跳”。她是那样“忐忑不安”。你能试着读出桑娜这种复杂的感情吗?(提醒学生声音压低一点,提醒学生省略号读的长一点)
生读。
师:读了这一段,有哪一个字会让你眼眶一热,有一种想流泪的感觉?(揍 )
指名读这一句话: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
指导朗读体会坚定(揍要重读,注意感叹号,体会内心的坚决)。
师:读书的时候应该联系语言环境并注意观察标点符号。
桑娜宁愿自己挨揍,也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是的,读读这段,再看看课题,桑娜是一个穷人。她担心渔夫不同意,渔夫知道西蒙去世的消息后,他是怎么说的?找出来,读一读。(课件出示二十一自然段)
师:从这段语言描写里,你觉得渔夫都想到些什么?(师生交流)
师:与桑娜的愿挨“揍”同样感人的字是这一段里的哪个字?(熬)
过渡:是啊,渔夫完全清楚收养这两个孩子意味着什么,但是,他愿意。这一对穷人,为了照顾别人的孩子,他们一个愿意挨揍,一个愿意熬受苦难。读到这里,我们的内心肯定腾起一股崇敬之情。渔夫和桑娜虽穷,但很________________(善良 伟大 高尚)
四、走近西蒙,迁移写作
师:同学们,渔夫和桑娜这一对穷人,其高尚的人格令人感动,但我们却忽略了另一位穷人,一位母亲。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另一间小屋,这个片段会让你对穷人有新的认识。默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想一想,这一段当中的哪些细节深深地触动了你的心灵?把有些细节画出来。
(师生交流 ,体会伟大的母爱)
师:难道西蒙在临死前,她就未曾想到过把孩子托付给桑娜吗?也许同学们没有深入地去想过这个问题。同学们,作为两个孩子的母亲,西蒙在临终前,一定愁肠百结、百感交集。请大家用一段内心独白,描述西蒙临死前可能的心理活动。写的时候可以适当运用省略号,把人的一种百感交集写出来,右边的桑娜的忐忑不安可以给大家作为参考。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位了不起的母亲的内心世界。学生书写:用第一人称我,适当有省略号把人的复杂心情写出来。(教师巡视,适时提出指导)
【课件出示】:
西蒙脸色苍白,神情黯然,望望身边躺着的两个孩子,内心充满着不舍、担忧与矛盾。她沉思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全班交流
师:总而言之,西蒙在临死前一定是百感交集的,我们在读《穷人》这篇课文的时候,最容易忽略的就是这个可怜的母亲。其实,她爱孩子,也爱邻居。所以不愿意把负担转嫁给邻居。这个容易被忽略的穷人,同样非常了不起!她身上拥有(善良,勤劳,伟大的母爱)
师:同学们,读到现在,你们还说,这些穷人真的很穷很穷吗?身上真的仅仅只有穷吗? 生:他们虽然物质上很贫穷,但精神上很富有,穷人“不穷”!
五、情感升华,揭示主题
托尔斯泰说:爱和善就是真实的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课件出示这句话)生齐读。
师:结合这句话,结合这个故事,这些穷人他们的物质生活是贫穷的,但他们拥有爱和善,他们在底层生活挣扎时,仍不忘用自己的爱和善去温暖他人,用自己的爱和善成就自己精神的高尚,希望同学们记住内心贫穷的人才是真正的穷人。
顾老师这节课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教师自身素质高,整体把握课堂节奏能力强,课堂上学生学习兴趣盎然。不过在讲授环境描写这部分内容时,花费时间过多。
今天听了顾老师上了六年级《穷人》这一课,感受颇深。首先,顾老师通过环境描写体会两个家庭的“穷”,以及通过关键词揣摩桑娜的内心。接着,通过桑娜的心理描写和渔夫的对话,从中感悟二人的善良的品质。最后,写作迁移,揣摩西蒙的心理,升华主题。如果在教学环境描写的时候压缩时间,将重点放在任务心理的揣摩和诵读上,对理解人物形象会更好。
课堂上教者抓住环境描写和任务的心理描写。环境描写体会家穷,心理描写体会人物品质和精神富有。
心理描写应是本节课的重点,环境描写着墨较多,略显顾此失彼。
但教者自身功底不错,课堂驾驭能力也强,学生课上表现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