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数学教研 > 【评课】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评课】一年级数学上册《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

2020年10月20日 12:10:18 访问量:2413
  • 附件(2个)
  • 公开课.doc (28kb) 下载
  • 公开课《得数在5以内的加法》_PPT.ppt (1808kb) 下载
编辑:叶风婷
评论区
叶风婷(2020/10/20 12:25:09)

郭老师在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 3 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 2 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 5 个小朋友。在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整个新课内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张光明(2020/10/20 12:53:00)

郭老师这节课教学程序清楚,重点明确,课堂组织教学好,作为年轻老师是难能可贵的。在进行计算练习的时候,首先应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启发学生用多种方法思考,找出不同的方法,尽最大可能地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5以内的加法计算基础是认识了数与数的合成。5以内的加法计算又是以后学习加、减法计算和解决加、减等实际问题的基础。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不要急于将最优化的方法告诉学生,而是应该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最后得出2和3合成5,所以2+3=5。这节课对学生采取的鼓励性的语言,郭老师如果坚持,一定会成为一名骨干。

回复 支持[0] 反对[0]
曹兵(2020/10/20 14:22:32)

郭老师这节课教学流程清晰,重点难点突出。本节课老师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情境,运用讲故事、做游戏等各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回复 支持[0] 反对[0]
樊红兰(2020/10/20 16:17:05)

对低年级学生,《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境中,引导学生数一数有几个小朋友在干什么。当学生能看着图说出图的意思后,帮助学生用数学语言来表达:原来有3 个小朋友在浇花,又来了 2 个小朋友,现在一共有 5 个小朋友。在郭老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在情境中感悟加法含义。整节课下来,流程清晰,时间控制得当。每个环节下来,老师都进行了小结,学生学得劳。如果课堂上再对学生进行多样化的评价,学生的激情会更加高涨,课堂气氛会更害怕,更开心。

回复 支持[0] 反对[0]
陈嘉敏(2020/10/21 11:45:45)

郭老师这节课注重培养学生看图说图的能力,说完整话,提数学问题的习惯,让学生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做一做”,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思维习惯。进行计算时,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尽最大可能的让每一位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教学语言生动有趣,时不时夸小朋友上课认真,设计了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更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张一波(2020/10/21 14:59:52)

本课通过熟悉的情境,让学生观察、语言的交流表达等活动,使学生体验并感知了加法的意义,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和运用数学语言的能力。郭老师为学生创设自主提问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活动空间,使学生在活动中不仅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还进一步加深对加法意义的理解,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

回复 支持[0] 反对[0]
陈佩(2020/10/21 15:00:35)

郭老师这节《5以内的加法》这节课,是在学生认识1—5以内的数并熟练掌握了1—5的分成和组成的基础上展开的。郭老师抓住本节课的一大重点是帮助学生看懂图片并说出图片的意思,并学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达,通过有趣的故事帮助学生理解题意。郭老师这节课流程清晰,课堂采用算一算、说一说等多种形式的练习活动,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孙沛(2020/10/21 20:43:35)

这节课同学们在轻松愉快的环境里,掌握了扎实的数学知识。学生既感悟到了加法的含义,又产生用加法计算的需求。给我的感觉是这个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进一步学习的强烈要求。课堂气氛好,学生积极性高,老师组织能力好。在巩固学生知识的同时,提高学生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的能力。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周颖(2020/11/18 21:09:53)

整节课郭老师讲解自然,语言亲切,教学始终在学生喜闻乐见的情境中进行,并通过自身的示范作用关注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如:细心观察每一幅画面;正规书写算式,口头语言表达。同时教学设计充满趣味,问题设计有梯度,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充分地完成了教学任务,使学生的认知提高一个水平。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南新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泰兴市南新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南新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