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语文教研 > 【语文青优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语文青优课】《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2020年10月20日 17:01:50 访问量:2647 作者:叶娜

C:\Users\fengmiyouzicha\Desktop\各种模板\校徽.jpg校徽   

  勤雅课堂

   

     王戎不取道旁李教学设计

泰兴市南新小学  叶娜

教学目标:

1.认识“戎、诸”等3个生字,会写“戎、尝”等5个字。

2.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4.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重点能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1.能结合注释理解课文内容,并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2.能解释“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的原因。

教学课时: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揭示课题。

1.师:“时光入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在中国五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了许多英雄才杰,今天我们又要去认识一位少年才俊,他叫——王戎(板书课题,补全题目)。

    2.“戎”这个字,“戈”代表兵器,“十”代表铠甲,两部分合在一起指武器。 跟老师一起写,注意最后两笔,一撇和一点不能忘。

王戎七岁,便能——(齐读)不取道旁李。连起来读课题。

3.读了课题,你们脑海中产生了哪些疑问?

预设1:王戎是谁? 老师对王戎也很好奇,课前查阅了资料,我们来分享一下

预设2:为什么王戎不摘道边的李子?评:真是个好学会问的孩子,老师也想知道这其中的原因?

过渡: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走进课文吧!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感悟人物形象

(一)熟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争取读正确、读流利,尝试读出节奏。

2.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自己?指名读课文。

3.评价:你们觉得这位同学读得怎么样?

4.师:读好小古文,在哪里停顿是非常重要的,请认真听老师读。

(1)师示范朗读,朗读时,易错的地方强调。(在“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唯戎不动”处强调)

(2)请同学们自己试着再读一读。

(3)谁来读一读?其他同学仔细听,他读对节奏了吗?

(4)点评:读小古文就要像他们这样有节奏感(“声断气不断、音断情不断”),

(5)看到你们读得这么兴趣盎然,老师也迫不及待地想加入你们了。(师生读),全文共4句,咱们轮流读,我先读第一句你们读第二句。反过来,你们先读。

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2)理解课文

过渡: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1.请同学们回忆一下,你是用哪些方法来读懂小古文《守株待兔》的?  (结合注释、联系上下文等)

2.师:看来同学们可真好学,那就试着用已经掌握的这些方法来读懂《王戎不取道旁李》这篇小古文吧!

出示自学提示:

(1)默读课文,用已经掌握的学习方法试着理解每句话的意思。

(2)小组交流,把你读懂的句子说给组员听一听。

3.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自学。

4.全班交流,教师相机点拨。能把你的理解与大家分享一下吗?

师点评:你能结合注释来理解,真棒!看起来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但是告诉了我们故事发生的时间是王戎七岁的时候,地点是郊外,人物有王戎和诸小儿(板贴人物)

(1)理解“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看树上的李子长得怎么样?路边的李树上结了很多李子,把枝条都压弯了,这就是课文中的“多子折枝”。评:观看插图,更有助于我们读懂课文。

(2)想象一下众孩童见到“李树多子折枝”会怎么说?

(3)过渡:见到这么诱人的李子就在眼前,这群孩子是怎样做的?

“竞走取之”(板贴)。理解“竞走取之”“走”在古时候就是跑的意思,想一想。

(4)学法指导:你们看,通过“想象画面”(板书),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句子的意思,这个方法挺不错的!

5.过渡:诸小儿争着跑过去摘李子,只有谁没去?(板贴:为戎不动)

(1)师采访:对呀,李子这么诱人,别人都去摘,王戎你怎么不去摘李子呢?

     (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

    (2)王戎,王戎,你能告诉我为什么“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呢?

预设1:路边行人多,如果李子不苦,来往的人看到这样的李子,肯定会摘来品尝,常来常往,树上的李子就会越来越少。

预设2:如今李子压弯了枝条,过往行人视而不见,如果不是苦李,不会有这样的情况。

(3)评:你们说得可真有道理,你们能通过联系生活实际来理解“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真是一个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4)李子究竟苦不苦?诸小儿相信王戎的话了吗?用文中的话来说就是?(取之,信然)

(5)“之”在文言文中经常出现,往往用于指代某一样事物。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再联系上下文思考三个“之”分别代表了什么。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  师生交流,并出示明确:第一个和第三个“之”指代的是李子,第二个“之”指代的是王戎不摘李子这件事。

6.启发:你觉得王戎是一个怎样的孩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冷静分析等)

7.让我们再次走进文本,一起去感受王戎的聪慧才智。男女读。

8.小结: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又学到了两个学习小古文的方法,“想象画面”和“联系生活实际”,希望你们能灵活运用这些方法去读懂更多的小古文!

三、补充想象讲故事

1.过渡:这篇小古文仅用了49个字就讲了一个特别有趣的故事,谁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呢?老师给你们配上图,自己想象画面试着讲一讲,待会儿老师要请同学上台讲故事。

2.提示:既然是想象画面,我们怎样就可以把这个故事讲生动了?

(1)我们可以想象诸小儿“摘李子”的动作,他们有的怎么样,有的怎么样……这是动作描写。

(2)我们可以想象诸小儿和王戎的对话,见王戎“不动”,会怎么问?王戎会怎么说?这是语言描写。

这样,加上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故事就可以更生动有趣了。

3.指名讲故事。

4.评价:这位同学讲得怎么样?能用自己的话把故事讲完整   

能加入自己的想象

加入想象,把故事讲生动

课后,请同学们像他这样,从多个角度来对这个故事进行补充想象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5.积累背诵课文:这么生动有趣的故事,作者凝练成了49个文字,这就是文言文的魅力。积累下来,将它永远保存在我们记忆中。谁来试着根据图片背一背?齐诵。

四、拓展延伸

在历史的长卷中,当然还有很多青年才俊,人中豪杰,比如说:

曹冲称象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注释:生:长到   智意:智慧   及:达到   若:相比

致:送    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   欲:想要   访:询问 

群下:手下群臣   咸:都   理:办法   置:安放   物:物品      校:通“较”,比较 悦:高兴,开心   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学习任务1.请你用课上学到的方法读通故事,并试着读懂故事。

学习任务2.思考:在这个故事中,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

总结:曹冲、王戎他们各自用自己聪明才智,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齐读“时光入川浪淘沙,青史留名多俊杰。”本单元还有哪些俊杰的故事呢?课后去一睹他们的风采吧!

编辑:叶娜
评论区
鞠新龙(2020/11/13 14:01:54)

教学小古文,教者巧妙利用朗读这根杠杆做支撑,让学生自读自悟,教给方法:借助图画、借助注释等。
语文素养的养成,需要教师启迪学生自主学习,发现-感悟-表达,学生在整个过程中始终参与其中。教者精于其道,而且得心应手。
教者还注重学生阅读小古文兴趣的养成。

回复 支持[0] 反对[0]
发表评论

评论仅供会员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校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教育部 中国现代教育网 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垃圾信息举报中心 网警110
郑重声明:本站全部内容均由本单位发布,本单位拥有全部运营和管理权,任何非本单位用户禁止注册。本站为教育公益服务站点,禁止将本站内容用于一切商业用途;如有任何内容侵权问题请务必联系本站站长,我们基于国家相关法律规定严格履行【通知—删除】义务。本单位一级域名因备案流程等原因,当前临时借用网校二级域名访问,使用此二级域名与本单位官网权属关系及运营管理权无关。泰兴市南新小学 特此声明。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经营许可证 ICP证 京ICP备13002626号-8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2087 泰兴市南新小学 版权所有
联系地址:江苏省泰兴市南新小学
北京网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仅提供技术支持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